庫存狀況
「香港二樓書店」讓您 愛上二樓●愛上書
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
「香港二樓書店」邁向第一華人書店
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
香港二樓書店 > 今日好書推介
二樓書籍分類
 
沉睡的帝國:忠奸的對決與當權者的白色恐怖

沉睡的帝國:忠奸的對決與當權者的白色恐怖

沒有庫存
訂購需時10-14天
9789869904599
楊英杰,喻大華,張晶
大旗出版社
2020年12月01日
140.00  元
HK$ 119  






ISBN:9789869904599
  • 叢書系列:大旗藏史館
  • 規格:平裝 / 448頁 / 17 x 23 x 2.24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  • 出版地:台灣
    大旗藏史館


  • 人文史地 > 中國史地 > 人物史/傳記











    古代忠臣、奸臣與當權者的三方角力是如何形成的?

    踏上政治舞台的理想與初心被淹沒,奪權牟利被喚起,

    世人都知道,沉睡的,從來就不只是帝國。



      一個個鬥爭故事,就從這裡接續下去……。



      「忠肝義膽不可狀,要與人間留好樣」,文天祥永遠是仁人志士的楷模,鬥爭者的旗幟,他的獨立人格、高尚品德、抗爭意識、愛國情操,永遠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。

      ──〈浩氣丹心〉



      史可法選擇了一種壯烈的歸宿。而他獻身並不是沒有意義的。他不計私利,以身許國的精神激勵著後人捨生取義,鼓舞著南國軍民堅持抗清二十餘年。其魅力永遠感染著後人。

      ──〈大明孤忠〉



      司馬氏標榜禮教,嵇康則公開打出「非湯武而薄周孔」的旗幟,在思想界裡公開與統治者對抗,造成廣泛的影響,同時也是對司馬氏虛偽禮教的一個很有力的揭露,司馬昭當然惱火。

      ──〈《廣陵散》於今絕矣:嵇康之死〉



      左宗棠為喪權失地而憂心忡忡的時候,李鴻章卻喜形於色,找到了對愛國派大加攻伐的理由。李鴻章儼然成了一個憂國憂君的功臣,而左宗棠等愛國官吏卻成了貽害國家的千古罪人!真是黑白顛倒,是非混淆。可是,歷史最終要由人民來譜寫。左宗棠收復新疆的千秋功業,將世代永存於人民的心中……。

      ──〈千秋功業〉

    ?


     





    魂兮歸來

    千古奇悲—忠君體國有罪。萬代傳頌—「罪徒」的哀怨乃民族之魂。



    大漢之旄

    孟子曰: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」



    大隋巨奸

    對權勢、財富的卑劣貪欲,使他扭曲了靈魂,由開國元勳變成了禍國奸梟。



    烽火長安

    奸梟禍國,繁榮強盛的大唐王朝陡然跌落。



    北國宮變

    耶律乙辛略施計謀,致使遼道宗殺妻廢子,所作所為,自古罕見。



    天日昭昭

    彪炳千古的勳業,悲劇性的結局,岳飛成了中國忠臣的典型。



    浩氣丹心

    古人曾評價文天祥:名相烈士,合為一傳;三千年間,人不兩見。



    元初奸佞

    由默默無聞的家奴,到權傾朝野的巨奸,阿合馬是中國奸臣史上的獨特人物。



    熱血千秋

    于謙的境遇說明:忠臣、奸臣、昏君三者構成了一個永遠解不開的結。



    青天海瑞

    百折不撓、畢生搏擊的楷模。



    遼東忠魂

    他忠貞報國,卻慘遭千刀萬剮,留下了不盡的思索……。



    大明孤忠

    冰心鐵骨的史可法灑盡一腔熱血;大明王朝的忠奸舞台至此落幕。



    千秋功業

    左宗棠歷盡艱辛,踏遍坎坷,拾得金甌一片,造就千秋功業。



    「種豆」的收穫:楊惲被腰斬

    他並非詩人,卻惹下了中國第一樁詩禍!



    《廣陵散》於今絕矣:嵇康之死

    至於嵇康,一看他的《絕交書》,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。──魯迅



    史碑之悲

    北朝一代名臣,在滿頭尿液的屈辱中被砍頭,這是為什麼?



    「平生文字為吾累」:烏台詩案

    文字構築了他博大精深的世界,也成了他命運的災星!



    《車蓋亭》詩:蔡確的厄運

    詩文箋注,並非僅是學者的專利,也成了「文倀」製造他人罪狀的法寶!



    詩人皇后:生命在詩禍中凋謝

    縊殺一代契丹女傑的素練,竟然是用文字獄的毒藤編織而成。



    「罪己」與殺人

    一面下「罪己詔」,一面殺人,絕妙的諷刺!



    文字獄,權奸的武器

    賣國和弄文字獄,是秦檜的兩項「特長」!



    朱元璋的「文字學」

    明太祖朱元璋竟然成了「文字學家」,但他的「文字學」,卻是殺人的把戲!



    波瀾迭起的萬曆文禍

    大風起於青萍之末,文禍起於國本之爭。



    一代思想家的慘遇

    「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」的叛逆者,用自己的生命,點燃了啟蒙之火!



    鮮血飛濺的《明史輯略》案

    觸忤了統治者的忌諱,換來的是血肉橫飛!



    血染《南山集》

    為了修史的念頭,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!



    飄零的大樹:年大將軍得禍於文字

    飛鳥盡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!



    雍正的「出奇料理」

    活著的「現行犯」寬免,死了的思想犯戮屍,出奇料理,奇而又奇!



    「獨抒己見」的後患

    皇上讓你「獨抒己見」,你就敢「獨抒己見」嗎?



    「堅磨生」的血光之災

    如此荒謬的「賞析」,何往而不「悖逆」!



    瘋子逃不脫文字獄的屠刀

    有的是魯莽,有的是發瘋……而命運大概很悲慘,不是凌遲,滅族,便是立刻殺頭!──魯迅《隔膜》



    ?









    魂兮歸來




      千古奇悲—忠君體國有罪。萬代傳頌—「罪徒」的哀怨乃民族之魂。



      赤縣神州古俗:



      五月初五日,滔滔湘江,浩浩洞庭,千帆競渡,百舸爭流,萬眾呼喚:



      「魂兮,歸來,三閭大夫—」



      「魂兮,歸來,三閭大夫—」



      時光回到二千多年前,那是秦、楚、齊、燕、趙、魏、韓七雄混戰,爭奪天下的戰國時代。



      楚懷王十一年(西元前三一八年),楚國年僅二十二歲的蘭台宮文學侍臣屈原,被楚懷王擢升為左徒。楚國的宰相稱為令尹,左徒是僅次於令尹的副相。屈原與楚王同姓。他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之子,因封於「屈」地,所以以屈為氏。在楚國的貴族中,屈氏受封最早,族人最盛,綿世最久,從春秋至戰國,屈氏子孫,或為將,或為相,都是顯要人物。屈氏與景氏、昭氏同為楚國的「著封」。



      貴族的家世,使屈原自幼受到良好教育。他天資聰穎,勤奮好學,廣泛地涉獵了諸子之學,而受儒家、法家思想影響尤深。他把儒家所提倡的忠君報國、愛人重民、修身正己視為自己做人的行為準則;把法家的明法度、重耕戰、以法治國視為理民興邦的途徑。在儒家、法家的積極入世、奮發有為的思想熏陶下,培養了他堅貞不屈、百折不撓的性格。



      屈原驟升要職,年少得志,意氣風發。他準備像伊尹、呂望輔佐商湯、周文王那樣去輔佐懷王,做出一番大事業,以不負國家的重托、黎民的期望、君王的信重。



      屈原對列國的形勢、楚國的狀況與處境十分清楚,並且深明其中的縱橫之術及治亂興衰之道。七國之中以秦最強。秦本是僻居西陲的弱國,一向被諸侯所輕蔑。秦孝公恥於被諸侯所輕,重用商鞅實行變法:廢井田開阡陌,承認土地私有,獎勵耕織;廢除世卿世祿,以軍功大小賜爵賞田宅;厲行法治,有法必依。變法成功,秦遂國富兵強,依恃其優於別國的實力,連年攻伐各國,欲統一天下,成為山東六國的嚴重威脅。齊國一直是東方大國,齊威王任鄒忌為相,改革舊制,重視農桑,擅漁鹽之利,經濟繁榮,國力雄厚,為七國之首富。



      七國之中,雖然秦最強,齊最富,但楚國的領土最大。楚國雄踞長江中下游,地廣人眾,物產豐富,且有雄兵百萬,甲堅如金石,矛銳如蜂蠆;士卒悍勇如飆風,為山東六國之冠,足可以與強秦抗衡。但屈原也清楚地看到,楚國這個立國已達七、八百年之久的古國,舊制因循,積弊冗深。特別是受封食祿的世家大族太多,權勢太大。他們不但侵吞大量的國家財富,而且還壟斷國政,利用權勢,對上威脅國君,對下壓制賢能、欺凌百姓,致使國政日益腐敗,造成賢才棄楚外流,百姓操戈反叛,外敵不斷入侵。龐大的楚國正在日益衰落下去,面臨著嚴重的危機,屈原為此感到痛心疾首。



      審時度勢,屈原認為楚國的當務之急是迅速調整與各國的關係,改革國內的弊政,謀圖振興,與秦國爭奪天下。他要向懷王進陳富國強兵之策。



      滾滾長江,激流迴盪。風捲著巨浪,呼嘯著撲向阻遏洪流的崖石,彷彿要把它擊碎、撕裂,發出一聲聲雷鳴般的轟響……。



      江畔郢都的王宮內,刀拔弩張,唇槍舌劍。楚國的權臣顯貴們正在進行一場事關楚國前途命運的大辯論。



      剛剛上任的左徒屈原,頭上戴著巍巍高聳的切雲冠,身穿玄衣裳,腰繫佩玉革帶,英俊瀟灑,正在向懷王慷慨進言:「當今天下,七雄並立。嬴秦虎視於西,韓、趙、魏、燕窺我以北,齊雄踞以東,皆有亡我之心。楚不強則不存。楚欲富國強兵,必須內施變法革新,外行聯齊而抗秦,捨此而別無它路。」



      「臣、臣以為不然……。」老態龍鍾的司馬子椒喘息著起來反對屈原。「變其故而易有常乃是逆天之道,逆天道而行必不祥。所以聖人不易民而教,智者不變法而治。祖宗之法不可變易!」子椒是王族中的前輩,朝廷中的元老,官居司馬,執掌軍事大權,他的話在朝中常常是一言九鼎。



      大臣們紛紛交頭耳語,隨聲附和。



      「司馬所言甚是!」懷王的愛子子蘭支持子椒的意見。他接著說道:「另外,兒臣認為左徒的『聯齊抗秦』之策也是萬萬不可取的。秦是天下第一強國,又主動與楚交好。齊不如秦強,今背盟棄強而交弱,豈不是自招禍患嗎?」



      懷王點了點頭。



      屈原針鋒相對地駁斥子椒、子蘭,他又向懷王進言道:



      「司馬與王子之論不可取。臣以為先王之法雖然善美,但已實行數百年。時異則事異。時代不同了,事情變化了,處理事情的章法也就要隨之改變。試看當今列國,魏用李悝變法,魏先稱雄於諸侯;齊用鄒忌變法,齊富甲天下;趙用魯仲連變法、韓用申不害變法,趙、韓振興;至於秦用商鞅變法,國富兵強更為天下人所知。司馬所謂『不易民而教,不變法而治』,實非聖人之言,智者之為!至於子蘭王子的憂慮,是只見其表而未知其裡。秦乃虎狼之國,意在吞併諸侯,一統天下。它與楚國交好,目的是聯楚而滅齊、魏、韓、趙、燕諸國,一旦諸國破滅,豈能容楚一國獨存?今若楚、齊聯盟,魏、韓、趙、燕必從,六國聯合伐秦,何愁秦國不滅?秦滅則楚強,那時,一統天下者,捨楚而誰?」



      屈原早就以能言善辯而聞名於楚國,他的侃侃精論,駁得子椒、子蘭啞口無言。其他大臣面面相覷,不敢置辭。



      大臣中有個上官大夫叫作靳尚。他三十餘歲,身姿挺拔,風度翩翩,極富有男人的魅力。只可惜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,為人奸險狡詐,心黑手毒,貪婪成性。他不懂什麼治國之術,只因為善於討取懷王寵姬鄭袖的歡心而爬上了大夫的高位,也深得懷王的寵信。屈原才華橫溢,品性清高,平日最鄙視靳尚,從不與他交往。因此,對屈原的高升,他充滿了仇恨與嫉妒。但他知道屈原是一顆正在躍起的新星,他不敢輕易得罪。在屈原與子椒、子蘭激烈爭辯的時候,他站在懷王座前謙恭地傾聽著。子椒、子蘭發言,他不時地微微點頭,好像是在表示支持;屈原發言時,他面帶笑容,好像是讚許。他游刃左右,看風使舵,等待時機,擲出最後的賭注。如果說子椒、子蘭反對屈原是出於不同的政見,那麼靳尚則是一個心懷叵測的奸邪小人。這類人最容易得到昏君的信重,禍國殃民。



      懷王熊槐是一個頭腦簡單、目光短淺、毫無主見的人。他看不清列國形勢,自以為楚國處於「天下第一大國」的地位,不知道秦國是楚國的主要敵人。即位之後,先後與魏國、齊國開戰,並與秦國結盟於囓桑(今江蘇沛縣西南),中了秦國分化瓦解諸國、各個擊破的「連橫」之計。經屈原指明,才知道上了大當。對屈原提出的改革,他有點猶豫,但聽說將來能夠一統天下,卻正中他好大喜功的心懷。懷王採納了屈原的建議,命屈原負責起草國家的憲令,接待各國的賓客,處理國家的內政、外交事務。



      屈原主政,改變了親秦的對外政策,頻頻派出使者,與齊、趙、魏、韓、燕等國通好。這時的山東各國,都看清了秦國「連橫」外交政策的真實目的,於是驅逐了為秦國推行連橫政策的張儀,採納公孫衍的「合縱」策略,即六國聯合起來,共同打擊秦國。由於楚國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,自然成了抗秦諸國之首。西元前三一八年,韓、趙、魏、燕、楚五國會盟,共推楚懷王為縱長,聯兵伐秦。這次伐秦雖然沒有取得勝利,但卻大大地提高了楚國的地位。此後,楚國又與齊國結成聯盟,互相支援,更加強了和秦國爭雄的力量。



      屈原對外政策的成功,使懷王大為高興,加深了對屈原的信任。屈原全力進行內政改革。他促使懷王取消了貴族、勳戚的部分特權,舉賢授能,明法申令,推行德政,富國強兵。



      改革實際上是以和平的方式對財產和權力的一次再分配,是對傳統觀念的更新,它直接關係到各個階級、各個集團的切身利益,因而改革是艱難的。楚國是一個舊貴族勢力強大而又根深蒂固的國家,改革尤其艱難。吳起變法的悲劇,屈原知道得清清楚楚。



      七十年前,列國變法初興。魏用李悝實行變法,首先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,屢次興兵犯楚。楚悼王以客卿吳起為令尹,效法李悝,也在楚國變法。吳起明法申令,宣布封君(世襲貴族)凡是已傳三代的,一律取消爵祿,子孫不再繼承。公族(楚王家族)傳五代的也同樣取消特權和俸祿,遷到邊遠的貧瘠地區,自食其力;整頓吏治。凡是無能無用和多餘的官員,一律裁減,把省下來的財富用於養兵,獎勵軍功;嚴禁私門托請,以私害公;軍事上建立一支由國君直接指揮的軍隊,以時爭於天下。吳起變法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,打敗魏國,奪回失地。但變法卻遭到了舊貴族們的瘋狂反對,他們公開咒罵吳起是「禍人」,變法違背「天道」。楚悼王一死,舊貴族們便發動叛亂,將吳起亂箭射死。變法僅一年便徹底失敗。其後,各國出現變法高潮,紛紛改革舊制,國勢日益強盛,唯獨楚國還在舊的軌道上徘徊。龐大的楚國千瘡百孔,正一天天衰落。



      吳起變法失敗的悲劇,非但沒有使屈原退縮,相反卻使他更加堅信,楚國必須變法革新。求生存、圖富強、統一天下,在此一舉。苟利社稷,生死以之。屈原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。幾年之間,古老的楚國出現了勃勃生機。數十年後,屈原仍然念念不忘昔日那令人振奮的歲月:



      昔往日之曾信兮,受詔命以昭時。?? ?



      奉先功以照下兮,明法度之嫌疑。?? ?



      國富強而法立兮,屬貞臣而日埃。



      他受到君王的信重,奉王命以整飭時政。繼承發揚先王艱苦創業的精神,以先王的功德教育民眾。法令嚴明無疑可存,國家富強而綱紀締定。忠賢在位,民心思定,君王其樂融融。



      振興起來的楚國,成為與秦國爭奪統一天下的對手。「橫則秦帝,縱則楚王」,變法初見成效,激勵著屈原更加深化地推進改革。他審時度勢,發出一道道政令,派出一隊隊使者。楚國在富國強兵的道路上奔跑。




    其 他 著 作
    1. 沉睡的帝國